水能善上可成海,山不争高自极天
图片
作者:子墨
人生路上,山水有相逢,在人生山水之间,蕴含无尽深意。
水,这至柔至善之物,总是顺着地势流淌,不与阻碍争强。
它默默积聚力量,向高处攀爬,最终汇聚成浩渺无垠的大海。
忆往昔,那潺潺溪流,绕过巨石,穿过山林,虽历经曲折,却从未放弃向上的追求。
它一路欢歌,灵动而活泼,遇到悬崖便勇敢地纵身一跃,化作美丽的瀑布,彰显出一往无前的勇气。
水之善上,让我想起孔子所言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;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
正如水善于顺应形势,我们亦应善于向他人学习,汲取优点,修正不足。
水不拒绝任何一滴雨水的融入,始终保持着开放的姿态,而我们也应拥有这样的胸怀,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和经验。
老子也曾道:“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。”水以其无私之态,滋养世间万物。
春天,它唤醒沉睡的大地;夏天,它带来一丝清凉;秋天,它为田野送去滋润;冬天,它化作雪花装扮世界。
图片
水从未计较过自己的得失,始终默默奉献。
我们的心若能如水般善上,以宽容、谦逊的姿态面对生活,便能收获内心的丰盈。
看当下社会,急功近利者众多,心浮气躁者不少。
他们如同那奔腾的洪水,只知横冲直撞,却不知善上之道。为了一时的名利,不择手段,忘却了内心的坚守。
而那些真正成就大业之人,往往拥有水一般的韧性与智慧。
他们在求知的道路上,不畏艰难,默默积累;在创业的征程中,遭遇挫折,却能百折不挠。
他们深知,成功并非一蹴而就,需要像水一样,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。
要让心成海,我们需学习水的善上精神。在求知的道路上,不畏艰难,不断进取;在人际交往中,谦逊包容,和谐共处。
当我们的心能像大海般宽广深邃,便能容纳世间的风雨波涛,波澜不惊。
即使面对他人的误解和中伤,也能以宽容之心对待;即使遭遇生活的重重困境,也能坚定信念,勇往直前。
水的善上,是一种智慧,更是一种境界。愿我们皆能领悟水之善上的真谛,让内心成长为辽阔的海洋,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出璀璨的光芒。
人生不仅如此,生命需要丰盈的色泽和柔滑质感,更要懂得山之谦逊,天之高远。
“山不争高自极天”,让我们内心对于谦逊与高远有了更深刻的思考。
山,那巍峨耸立的存在,却从不争高斗艳。它默默地承载着岁月的沧桑,包容着万物的生长。
无论春夏秋冬,山总是静静地矗立在那里,不张扬,不炫耀。它以其沉稳和厚重,展现着一种内在的力量。
正如古人所言:“不自见,故明;不自是,故彰;不自伐,故有功;不自矜,故长。”
山正是以这种不自夸、不自负的姿态,成就了其顶天立地的高远。
那连绵的山脉,峰峦叠嶂,云雾缭绕,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言的智慧。
“君子泰而不骄,小人骄而不泰。”山恰似一位君子,泰然自若,不骄不躁。它不为一时的声名所累,不为世俗的评价所左右。
从古至今,多少文人墨客为山所倾倒,写下无数赞颂的诗篇,然而山依旧保持着那份谦逊。
在如今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,人们往往急于表现自己,追求功名利禄,争得头破血流。
图片
而山的存在,宛如一面镜子,映照出我们内心的浮躁与浅薄。
那些为了名利不择手段,为了虚荣自吹自擂之人,在山的面前显得如此渺小。
山的不争高,并非是它的无能或怯懦,而是一种大智若愚的选择。
它深深扎根于大地,默默地积累着力量。在时间的长河中,它以坚定的步伐向着高远的天空迈进。
这种沉稳与坚韧,让我们明白,真正的伟大并非来自于外表的喧嚣,而是源于内心的深沉。
当我们站在山脚下,仰望那高耸入云的山峰,心中不禁涌起敬畏之情。
山教会我们,要拥有一颗谦逊的心,脚踏实地地前行。
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攀登,接近那高远的天空。
古语云:“山不言自高,水不言自深,人不言自能。”
让我们以水为师,用善上的力量书写人生的华章,愿我们都能以山为范,领悟其不争高的谦逊,追求那极致天空的高远。
愿我们做人虚怀若谷,汇集百河而成为汪洋;做事坚定不移,如峭壁一般,屹立云霄。
如此,才能在岁月的磨砺中,沉淀出如山脉般深沉的底蕴,如水一般的善美,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